□ 朱启发
最近,纪实文学《梁家河》面向全国公开发行。这本书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牵挂,讲述了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展现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乡亲们的幸福生活。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作为青年干部,学习这本书,就要从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的经历中体悟其中的大学问、大道理,并汲取思想营养和精神动力。
汲取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不忘初心”,不能忘记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969年初,不满16岁的习近平从城市来到陕北插队,在这里生活的七年间,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什么活儿都干过。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英国伦敦回忆起梁家河:“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在梁家河,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早年的切身体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脉络的重要源头。学习《梁家河》,就要时刻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校正自己的坐标原点,系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就要一切向前走,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汲取励志修身、求知学习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抓党员、干部的学习。他反复强调,“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他希望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到陕北插队后,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在这里他养成了“白天劳动、晚上看书”的习惯,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是他给自己提出的要求。“近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梁家河的乡亲们曾这样评价这位知青。2013年3月,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他说“我爱好很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梁家河”是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起点。青年干部处于人生积累阶段,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同时,注重在实践中开阔视野、磨砺品质、锤炼本领,争当业务过硬的行家里手。
汲取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任何美好的东西,都不会唾手可得,都需要经过不懈努力。习近平在梁家河当知青的七年,就是带着梁家河老百姓“奋斗”的七年。下雨刮风的天气他在窑洞里跟乡亲们一起铡草,冬天打坝的时候他光着脚下去铲冰……什么活儿都干,干活从不惜力。他曾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梁家河”是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起点。阅读《梁家河》,越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直击人心的力量。青春不息,奋斗不止,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青年干部在面对艰苦环境时,要把这作为磨炼自己的机会,发扬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脚踏实地干好事业,兢兢业业做好工作。
汲取永不言弃、执着追求的力量。《梁家河》让人深刻感悟到,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青年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那个年代,“黑帮子弟”的帽子足以压垮任何一个挺直的脊梁。当年,习近平反反复复写入团、入党申请书,分别达到八次和十次,几乎每次都遭到冷遇,但是他没有放弃,从不向困难低头,而且工作更加突出,群众反映一致很好,终于加入了党组织。“我那时已没有那种凄苦之感,或者是一种自卑感……”面对逆境,他没有消沉,反而形成了更为沉稳顽强的性格,比同龄人更具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和拼搏奋进的顽强意志。“梁家河”是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起点。学习《梁家河》,就应该把苦与累看作人生最好的历练。“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任何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遭遇各种磨砺。随着工作环境、要求的不断变化,各种埋怨和误解也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我们经得起“打磨”、经得起委屈、经得起挫折,在实践中“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