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昌勇
梁家河是历史的课堂,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母本。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把自己活成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陕北延安不光是信天游的故乡,也是习近平青春的故乡,满手老趼和黑黢黢的面庞为证:他热爱这里。尽管他是一个乡亲眼中的“北京娃”,但他努力适应这里的环境,让自己的心在这里“住”下来,和人民群众劳动在一起,生活在一起。
他更早地学会了观察、思考和批判,冷静且客观地审视他身后的这片黄土地,以至于乡亲们把他视为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通道、一双眼睛。所谓世面,是对人情世故有姿态地接近和领悟,而梁家河和梁家河的老乡,不也是习近平在陕北农村见到的世面吗?在理想和现实的对视中,习近平一面进行着农民化的实践,一面学会如何接纳淳朴的民意表达。
手握这册《梁家河》,不仅读出了内心为之震颤的泪点,也读出了习近平在梁家河践行的群众路线。作为党报一分子,我们应该怎样践行媒体人的群众路线,让“梁家河”成为我们心中的清流,成为砥砺初心的精神源头?没有这样的触动和思考,我们就无法成为时代的瞭望者。
越是基层,越是民意澄清的地方。党报记者就是要怀揣抵达民意的初心和使命,在上传下达之中,让我们笔下的新闻稿件经得起时代检验。好新闻来自基层,我们就是要以春燕衔泥的精神,为受众筑好筑牢精神暖巢。不可否认,很多时候,我们的新闻稿件没有充分关照基层和一线,长此以来,不同程度地弱化了报纸的深度和温度。可读、可信、可亲,是党报应有的风范。我们必须敬畏和善待自己的职业,让主流、权威、公信成为这份报纸最鲜明的特征,成为接近和服务群众的不二属性,成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高举的一束火把。
走基层,才能看到基础,才能发现新闻背后的故事,这是党报记者的群众路线,也是身为记者的职业本分和福分。只有沾满露水和泥土的新闻稿件才能引起共鸣,赢得受众;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找准民意诉求,也才能更为清晰地聆听到这个时代的心语心音;只有深入田间地头、社区工厂、火热的生产建设一线,才能带回热气腾腾的生产建设场景,带回稿件的所需的养分。报纸版面就是我们的田野和土地,也是我们心目中可亲可敬的“梁家河”。生活其实就是一本“故事会”,老百姓才是讲述者,我们要做的就是讲给更多人听。如果我们远离基层群众,就偏离了群众办报,开门办报的初衷,我们的报纸就成无土之木,无源之水。
毋庸置疑,“走转改”就是我们新闻人的群众路线,一线和基层才是我们最应该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