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庆琳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初读纪实文学《梁家河》,书籍封页,习近平总书记与梁家河村民谈笑风生的画面,让人倍感亲切。《梁家河》是对一段历史的思考,是对总书记奋斗史的了解、学习,既为我们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提供了生动教材,又为我们增进对人民领袖的高度认同引发了广泛情感共鸣。
该书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和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深情厚谊。在陕北这个最为普通的小山村,总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里,种地、读书、拉煤、打坝、建沼气池……一件件往事清晰再现,让70后的我犹如置身梁家河的沟壑之间,近距离感受到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
读《梁家河》,感受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无论在哪种境遇下,都能始终保持前行的姿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而这颗初心,正是来源于梁家河知青岁月的磨砺与感悟。七年时间,他把根扎在这里,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盼,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也从群众中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和价值。
书中字句间传递着感人的温暖,传递着在艰难困苦环境中,仍不忘进取奋斗的坚毅信心。从梁家河出发,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我们在秉承梁家河精神上,又该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梁家河》,我们就是要时刻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系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刻保持对广大群众的赤子热心,时刻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
学习《梁家河》,我们还要把苦和累看作是人生中最宝贵的历练,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升,“撸起袖子加油干”。新闻工作,尤其党报记者,面临新时代的新要求,就要经得起“打磨”,把学习作为毕生常抓不懈的自觉行动,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不但要努力成为新闻工作的“万金油”,还要进一步沉淀思考,努力做行业内的“专家”,不断汲取各种知识养分,注重在新闻实践中开阔视野、磨砺品质、锤炼本领,争当业务过硬的行家里手。
学习《梁家河》,就是要从我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从日常的编采工作做起,在学思践悟中融会贯通,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着强项更强、弱项变强、差项补强的思路,不断在工作中反省自己的言行,努力克服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信仰,发扬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脚踏实地干好事业,兢兢业业做好工作,写出有思想、有关怀、有温度的好作品,唱响安康新闻界的好声音。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也处在人生积累阶段。从梁家河出发,党的新闻事业需要我们去建功立业,等待着我们去记录、去书写、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