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德迎
《梁家河》是一本好书,梁家河“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梁家河是陕北的一个普通村庄,因为习近平总书记40年前的到来,如今成为令人向往的圣地。
——黄土文化闪耀着“红色基因”。
“近平回来了!”一声惊呼,村民都向村口外跑去。这是2015年2月13日,农历腊月二十五,陕北梁家河村口惊诧、欢呼的一幕。如果说总书记谦和、善良、诚信、无私、公平、正义、团结、求实、坚韧、担当,代表了共产党人“红色基因”的本质特性,不如说梁家河这方热土传承了几千年黄土文化、黄河文明的民族血脉,蕴涵了总书记志存高远、一心为民的宽广胸怀,以及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伟大人格。
——黄土地孕育了新时代思想。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这些质朴无华、饱含深情的话语,在“一声声叫我小名”中嘘寒问暖,情真意切,如鱼在水。“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 这无外乎人生观、世界观、政绩观的思想精髓,修身齐家、胸怀天下、实践创新、行稳致远治国方略的高度凝练,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原点。
——读书可以明志,可以鉴己。
“不要小看梁家河”,黄天厚土与红色基因的完美结合。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以不变的平民本色、不改的为民初心从群众中走来,成为了深受人民爱戴和拥护的领袖。作为信仰共产主义的我们,总书记就是坐标,就是标杆。反腐倡廉、脱贫攻坚、环境保护就是人民的期盼,就是总书记的牵挂。我们普通人可能没有胸怀天下的高度,但脚踏实地为民服务、做实事却是主观可控的,关键是愿不愿意、做不做的思想羁绊。共产党人就要“忘我、利他”,就要传承优秀文化,就要弘扬社会正义,感恩新时代,主动去作为,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立足岗位做实事,为祖国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中国梦”的伟大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梁家河》值得一读,梁家河中有真理。梁家河大有学问,读了《梁家河》便知其中真谛。